滚一滚教案含反思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滚一滚教案含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滚一滚教案含反思1
活动设计背景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应该生活化,也就是说科学教育的内容应从幼儿的身边取材,小班幼儿对自己周围的环境及事物一直都有很大的好奇心,他们总喜欢摸摸这,看看那,我们应该在平时多给他们一些自由探索的机会,引发幼儿对生活中熟悉的东西进行再观察,再探究。于是我就选择了这节科学活动《滚一滚》。
活动目标
1、愿意参与探索活动,对不同物体滚动的现象感兴趣。
2、在探索、观察各种物体滚动的过程中,初步感知发现滚动物体的外形特征。
3、能体验探索滚动活动所带来的乐趣。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教学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愿意参与探索活动,初步感知发现滚动物体的外形特征。
活动难点:
在探索、观察的过程中对不同物体滚动的现象感兴趣。
活动准备
各种各样会滚动的东西,如皮球,薯片筒,圆柱、圆台、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形状的积木,瓶子,圆柱形干电池等。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探索兴趣,导入课题。
1、师:前几天,魏老师请小朋友收集了很多材料宝宝,现在请小朋友把材料宝宝拿出来,玩一玩,然后告诉老师,你发现了什么?
2、幼儿自由选择物体进行尝试,教师巡回指导。
3、交流各自经验,引导幼儿说出刚才是怎么玩的。
(二)幼儿再次操作,引导幼儿探索滚动的物体。
师:你的材料宝宝能滚动吗?为什么?鼓励幼儿尝试用语言解释物体滚动的原因:知道圆形的东西都能滚动起来。
师小结:圆形的东西都能滚动起来,方形、三角形的东西不能滚动。(评析:这个环节是活动的重点主要是通过幼儿自己的'尝试、比较发现不同形状的物体是否能滚动)
(三)出示图表记录,引导幼儿发现滚动的物体,进一步加深幼儿对滚动现象的理解。
师:今天小朋友学会了新的本领,现在请小朋友帮魏老师找一找,哪些物品会滚动?
(四)拓展幼儿生活经验,引导幼儿发现生活中能够滚动的物体。
师:今天我们玩了滚一滚的游戏,知道了圆形的东西能够滚动,在生活中你发现有什么东西也是滚动的呢?
(五)教师小结。
教学反思
1、本次活动来源于孩子的生活,是孩子感兴趣的问题,所以在活动中孩子们始终保持着饱满的热情,在整个活动中始终以幼儿的操作探索为主,且紧密围绕着“滚动”这个有趣的现象而展开,充分发挥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性,把幼儿作为活动的主体,学习的主人,为幼儿提供自主探索、自我发现的机会和条件,淡化了“教和学”的界限,让幼儿在活动中充分体验玩滚动游戏的乐趣,满足了幼儿的探索欲望,使幼儿在玩中获得了知识、提高了能力。
2、活动内容有趣,操作性强,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特别是在探索活动中,层层递进加深了探究难度,但是在教师的适时指点和引导下使得难点迎刃而解,整个活动在轻松愉快、充满情趣的气氛中进行,让幼儿始终保持浓烈的兴趣,使教育极富感染力,效果甚为理想,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3、活动环节层层深入、循序渐进活动中以球为切入点,在二次操作的过程当中,逐层递进、层层加深,教师有层次、有步骤的抛出探索要求,幼儿带着问题进行一系列的探究活动,每个环节间有着内在的联系,有助于推进幼儿较深入探究滚动物体的外形特征和它们的不同现象,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体验发现的乐趣。
4、实效性强,面向全体幼儿,共同参与活动中,为幼儿创设宽松自由的探究氛围、使每位幼儿都有参与探索和发现的机会,所有的科学现象都是让幼儿经过自己的亲身体验获得的。真正让每个幼儿做到在“玩中学”“做中学”促使幼儿自主地与材料的互动中建构经验,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体验探究的乐趣。
活动中不足的是:本次活动有些单一,活动过程中只探索了哪些物体能够滚动,哪些物体不能够滚动,其实不同的滚动物体他们的滚动面也的不一样的,这点应该在活动中也有所体现,让幼儿有所了解,这样有助于帮助幼儿积累经验。
滚一滚教案含反思2
活动设计背景
我班的孩子对于会滚动的物体十分感兴趣,并乐此不彼。为了进一步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并发散幼儿的思维,我设计了“滚一滚”的教学活动,从而丰富幼儿相关的知识,并在亲身体验中,试着让幼儿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促使幼儿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活动目标
1、能叫出球体、圆柱体的名称感知它们的外形特征。
2、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发展其观察、比较的能力。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5、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区分什么物体容易滚动。
活动准备
1、收集各种能滚动及不能滚动的物品。
2、表面平滑度不同的木版若干。
活动过程
一、找出能滚动的东西
1、每位幼儿自由选择一样物品,要求在玩的时候想一想:自己玩的是什么玩具。是怎样玩的?还发现了什么?”(幼儿选择空地玩玩具,教师细心观察幼儿的各种玩法)
2、集中。提问,你玩了什么东西,是怎么玩的,有什么新的发现?(幼儿根据自己的玩法回答,如:“我玩的是可乐桶,我一推它,它就向前滚。”“我玩的是方积木,我一推它,它就向前滑。”等)
3、分类:请幼儿分别将能滚的和不能滚的玩具放在两个筐中,并请能力强的幼儿检查是否放对了。
二、区分能滚的东西有什么不一样
1、让幼儿再玩一玩能滚的物品,玩的时候向不同的方向滚一滚、挡一挡,将各种能滚的物品比一比,说说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幼儿带着问题自由操作,教师从旁观察,并适时给予指导)
2、集中提问。在玩会滚动的东西时,你发现了什么?(如:“我玩的是小球,一推它就向前滚,一挡,它就向别的方向滚,我把小球放在地上,它站不住总向周围滚。”又如:“我玩的是可乐桶,一推,它就向前滚,一挡,它就停下来。我把小可乐桶放在桌上,它能立住。”等)
3、分类:请幼儿分别把能向不同方向滚的玩具和只能向前后或左右滚的
4、丰富幼儿有关知识:能向不同方向滚的叫做球体,两端是圆形且一样大,中间一样粗,只能向两个方向滚动的叫圆柱体。
5、请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讲一讲:还有什么东西是球体?圆柱体?
6、幼儿用球体和圆柱体分别放在不同的木板上滚一滚,看有什么不一样?
7、老师和幼儿共同小结:木板表面平与不平,东西在上面滚的速度不一样;木板放置的斜度不一样,东西在上面滚的速度也不一样。
教学反思
本活动利用幼儿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获得的经验,引导幼儿关注并探索
滚动这一科学现象,从猜测性的探索——实践操作性的探索,使幼儿在探索活动中积累关于圆形物品容易滚动的经验。我不要求幼儿准确地掌握和理解滚动这个科学概念,而是强调让幼儿亲身经历探究和发现的过程,并从中获得有关科学经验,这些经验可能是幼儿能够感受到却不能用语言表达出来的,但教师不能低估它们对于幼儿的意义,在活动中,教师应鼓励幼儿把每一样东西都试一试,使幼儿在操作实践的过程中,自然地获取和丰富科学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