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布泊消逝仙湖》教学设计

时间:2024-10-15 18:34:41
《罗布泊消逝仙湖》教学设计

《罗布泊消逝仙湖》教学设计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罗布泊消逝仙湖》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罗布泊消逝仙湖》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了解报告文学的文体特征,感受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2、过程和方法: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培养概括能力,学习对比和引用数据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情怀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本文叙述事实,列举数据的方法。

2、了解罗布泊的这去和现在,并归纳变化原因。

3、探究生态环境遭破坏的深层原因,明确应吸取的教训。

教学设想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是从“生态自然”的角度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关注自然,保护自然是每个人的责任,21世纪的接班人更要具有这种意识,因而,本文的思想教育、情感教育比知识教育更为重要。在内容上要求学生把握两点:一是在对比罗布泊过去和现在的过程中总结罗布泊消逝的原因;二是感受作者痛惜罗布泊消逝的基础上,深入理解作品传达出的强烈的忧患意识,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情怀。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启发式

课时安排:课前安排预习,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吴刚的一篇文章:〈〈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师多媒出示课题)

师:同学们看一下标题,看看的偏旁,与水有关,泊是什么意思,你能从中品出哪些信息呢?(学生思考,举手回答)

二、感知课文

1、出示课件图片:罗布泊的现在和过去(5张)

教师每出示一张作解说(学生通过图片感知课文,突出重点)

2、问:过去美丽的罗布泊,为什么变成现在一滴水都没有的罗布泊呢?(过渡,引出课文感知)

1)出示课件图片:字音(学生认读)

2)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认读课文(培养个性)

3)出示现在的罗布泊图片,用课本的文段和关键键词解说并模拟用欢娱的口吻读。

4)出示过去的罗布泊图片,用课本的文段和关键键词解说并模拟用痛苦沉重的口吻读。

重点句:“站在——痛苦与无奈”对比过去的罗布泊讲解,注意修辞运用,得出现在的罗布泊的.痛苦。

5)问题:是谁将美丽的罗布泊,变成现在一滴水都没有的罗布泊?(人)为什么?“改道”“四盲”

6)盲目是什么意思?(引可持续发展观点)四盲比着什么?为什么叫吸水鬼?(“指出了罗布泊消亡的原因,又谴责了人的急功近利的愚蠢。排比句也增强了作者的这种感情)巨大“从哪些数据来体现?危害性破坏性之大,体现在哪儿?同样的悲剧还有哪些?作者引用了具体数据,告诉人们同样的悲剧仍在继续,呼吁人类行动起来,制止生态恶化,因而作者发出强烈的呼吁:救救——

7)小结:通过现状,告诉我们要有可持续性发展,文章的结构告诉我们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环保意识。

3、探究写法

问:文章告诉我们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环保意识,那么就可以把过去的罗布泊去掉,行吗?(不能,将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作鲜明而具体的描写,显示了巨大的落差,造成文势跌宕,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三、探究活动

2、假如你是一位世纪老人,见证了罗布泊的百年沧桑,你将向人们诉说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明确:

我的成长史见证了进百年罗布泊的坎坷史。

从出生~20岁(从斯文赫定发现仙湖,想像要丰富、拟人化、有情调。)

从20岁~60岁(扣两次改道、“四盲”危害,重点讲人类对罗布泊的破坏。)

从60岁~100岁(扣我的少年、青年时代的美好记忆,寻找回来的世界,思念、牵挂、魂牵梦绕的故乡山水。展开联想,恳求上苍再赐我一百年,前一百年罗布泊养育了我,我要回报罗布泊。)

设计说明:本题则要求具体诉说罗布泊百年沧桑,是描述的训练,又是口语的训练,又是想像的训练。

四、总结

罗布泊的今昔变化给人类带来了深刻的教训,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保护环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让我们共同爱护我们共有的家园,相信:天会更蓝,树会更绿,水会更清。

《罗布泊消逝仙湖》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萧瑟、和煦、干涸、吞噬、裸露”的读音、字形、词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报告文学的文体特征。

3、了解罗布泊消逝的原因,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教学重点

1、了解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并归纳变化的原因。

2、理解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深层原因,明确我们在西部开发中该吸取哪些教训。

教学难点

1、品读课文,揣摩语言,体味其真实性、形象性、抒情性。

2、探究造成罗布泊消逝的深层原因,总结教训。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部的罗布泊,曾为我国第二大内陆湖,因地处塔里木盆地东部的古“丝绸之路”要冲而闻名于世。昔日的罗布泊是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而今却变成了一望无际的茫茫戈壁滩。是谁造成了这样的悲剧?

二、资料展播

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资料、图片,可由投影显示。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图”“西北地区地图”“茫茫大戈壁”“青海湖”“月牙泉”“探险乐园罗布泊”“沙漠风光图”等。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整体感知。

2、学生熟读课文。

3、教师提问:同学们,课文题目“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给我们提供了哪些必要的信息呢?

罗布泊消逝于20世纪70年代。

消逝的原因有两个:一是20世纪20年代塔里木河曾经人为改道,导致下游干旱缺水;二是盲目滥用塔里木河水资源,致使下游河道干涸、罗布泊断水,生态环境彻底破坏。

现在的罗布泊变成了一片死寂的荒漠,胡杨林成片死亡,寸草不生,不见飞鸟,令人恐怖。

四、合作研讨,深层探究,突破难点

1、学生齐读12、13段(问题出在近30多年……浑然一体)

2、提问:造成罗布泊消逝的深层原因是什么?应吸取怎样的教训?对西部大开发应提出哪些忠告?

五、品读课文,从写法上探究体味文章的真实性、形象性、抒情性,理解文中作者强烈的忧 ……此处隐藏26427个字……一针见血地指出罗布泊的消失是人为地破坏生态环境的恶果,具有强烈的'谴责意味,指责悲剧制造者的盲目和愚昧。)

(3)“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将成为荒漠的地方!”(发出拯救生态环境的强烈呼声,表达了强烈的环保意识,忧患意识。)

(4)对比

集中表示在三、四自然段。作者对比罗布泊的今昔,让人知道罗布泊并非从来如此。

昔日这里曾是美丽的仙湖和繁华的绿洲。作者将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都作了鲜明而具体的描写,显示了巨大的反差,造成了文势的跌宕,发生了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5)拟人

如写胡杨林,“那奇形怪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在标明胡杨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又像在向谁伸出求救之手!”

赋予胡杨以人的感情,在声明垂危之时发出呼救之声。怎能不令人感情激荡,为人类自身盲目破坏生态环境而痛惜不已。假如替换为“一棵棵胡杨树,只剩下奇形怪状的枯枝”,效果就差多了。

如写罗布泊,“站在罗布泊边缘,你能看清那一道道肋骨的排列走向,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你会感到这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与无奈。”

同样赋予罗布泊以人的感情,怎能不令人痛心?假如替换成“站在罗布泊的边缘,你会看到一片荒漠,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那就逊色多了。

(6)排比

如:“四盲”:“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连用四个“盲目”,遗憾之情,谴责之意呼之欲出。

4.罗布泊已然成为了一个悲剧,与此同时还有那些悲剧在上演?

(找一位同学阅读课文最后三段,要求读出感情,其他同学思考问题)

①青海湖,月牙泉正在上演怎样的悲剧?(训练复述能力)

②作者引用了具体数据,告诉人们同样的悲剧仍在继续,呼吁人类行动起来,制止生态恶化。引导学生把数据整理出来并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明确:作者充满了忧患意识和痛惜之情。

(四)课后小结,布置作业

月牙泉美景不在,青海湖正在缩小,悲剧仍在重演。胡杨的干枯,罗布泊的消逝,他们的惨状让人痛心疾首。类似这样的悲剧并没有终止,如何才能让这样的悲剧停止?请你设计一则以“保护环境”为主题的公益广告,提醒人们保护环境,共同爱护我们的家园。

例如: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

一花一草皆生命,一枝一叶总关情

(五)板书设计

12.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仙湖直接原因沙漠

过去今日

绿洲神秘

根本原因

人为破坏

保护环境

从我做起

《罗布泊消逝仙湖》教学设计15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2、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培养概括能力。

3、掌握罗布泊消失的原因,感悟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4、过程与方法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5、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把握文章感情,理解本文忧患意识和痛惜之

6、探究生态环境被破坏的原因,汲取历史教训,爱护生态环境,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体会课文的基本理念(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科学理性和人文关怀,感受并体会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时间教师活动

一4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罗布泊,亚洲大陆上的一块“魔鬼三角区”,古丝绸之路就从中穿过。楼兰美女的木乃伊在这里发现;著名科学家彭加木在这里考察时离奇失踪,至今下落不明;探险家余纯顺在这里徒步孤身探险时失踪……象这样的事例在这里可谓层出不穷。甚至有科学家发现,罗布泊一直在移动。罗布泊这个谜样的世界,神秘的荒原,千百年来人们都为它迷惘、思索、争论、甚至献身。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罗布泊,走近这个神秘的地方。

二、感知课文,整体把握。

1、理解题目。

2、走近报告文学。

报告文学兼有文学和新闻两种特点,作为新闻,要求真实,作为文学,要求艺术加工,讲究形象性、抒情性。

3、听课文朗读,说一说你对罗布泊的有什么样的印象?

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一)今昔罗布泊

学生思考:1、过去的罗布泊和今日的罗布泊是什么样的?

找出文章中描写过去和今日罗布泊的语句,再分别用简短的语句来概括,然后再读一读。

2、这里采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

(二)追溯原因。

1、罗布泊,绿洲与沙漠,天堂与地狱,沧海与桑田般的变化,没有千年的洗礼,仅是几十年的瞬息。天壤之别,原因何在?请联系你的生活经验推测这其间的原因。

2、下面我们来看看作者通过科学的考察后寻得罗布泊消逝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请根据课文内容归纳总结。

3、造成罗布泊消逝的罪魁祸首是谁?为什么人们会制造悲剧,自讨苦吃?

4、与此同时,还有哪些悲剧在上演?

(三)设置情景让学生探讨并揭示文章的主题。

学生活动:角色情景对话表演。(胡杨、沙漠、人类)

通过学生活动,归纳出文章的主题。

(四)品味语言。

罗布泊从美丽的仙湖变成了让人恐怖的荒漠,让作者感到忧患,感到痛心。请找出文章中体现作者这些感情的句子,先读一读,再讨论是如何表现出这些感情的。

如:1、此时此刻,我们停止了说笑。那一片巨大的`黄色沙地深深地刺痛着我们的心,使我们个个心情沉重。(直抒内心痛苦而沉重的感情,有力地烘托了罗布泊的惨状,强化了生态被破坏的悲剧。)

2、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一针见血地指出罗布泊的消失是人为地破坏生态的恶果,具有强烈的谴责意味,指责悲剧制造者的盲目和愚昧)

3、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将成为荒漠的地方!(发出拯救生态环境的强烈呼声,表达了强烈的环保意识、忧患意识)

四、拓展延伸。

1、月牙泉美景不在,青海湖正在缩小,悲剧仍在重演。胡杨的干枯,罗布泊的消逝,他们的惨状让人痛心疾首。类似这样的悲剧终止了吗?(没有)你能说出一些这样的例子来吗?

2、如何才能让这些悲剧停止?请你设计一则以“保护环境”为主题的公益广告。

五、总结反思,布置作业。

1、总结:地球是我们人类共有的家园。家是一个温馨的字眼,是灵魂的栖息地,是幸福的源泉。如果家没有了,那我们还能剩下什么?请看看我们的双手,是创造还是毁灭?请看看我们的双眼,是热切的希望,还是无助和茫然?让理性回归吧,我们有理由相信:天会变得更蓝,树会变得更绿,水会变得更清。同学们,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自我做起,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保护我们自己的家园。

2、作业:如果你是一位百岁老人,见证了罗布泊所经历的沧桑,请你用自己的笔把它真实的记录下来。

《《罗布泊消逝仙湖》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